• 返回首页
  • 广州国际轻纺网-广州国际轻纺城官方电商平台 欢迎您!
选择语言
分享到:

产品

商家

资讯

  • 返回首页
  • 广州国际轻纺网-广州国际轻纺城官方电商平台 欢迎您!
选择语言
分享到:
您的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详情

专家解读2018年热点服装面料纤维成分分析取样与标注

2018-03-16 来源: 中国纤检

  随着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标准的出台,我国对纤维含量的标识的规定较之FZ/T 01053—2007《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有了较为重大的改变,实践证明,新标准更为合理、严谨。如何取样在纤维成分分析中十分重要,在实际检验中,不同机构、不同检验员对于同一样品,尤其比较复杂的样品,可能由于对面料结构、功能差异的理解不同,导致不同的取样方式,最终使得纤维成分含量标注格式不一致。

  在新标准实施三年多的使用中,本文结合今年各大纺织面料、服装流行发布的高关注度面料,以GB/T 29862—2013作为指导,针对纤维成分分析实际检验中的几大类不同纺织面料如何取样,以及不同取样方式可能带来不同标注形式进行探讨,本文对于纺织服装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以及纤维成分标注方面具有引导意义,对检验机构如何正常进行取样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邀请成分检测专家李小红解读在纤维成分检测时,如何取样,以及不同取样方式可能带来不同标注形式。

  1.2018年有哪些面料比较热门?

  2017/2018秋冬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于2017年7月26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发布,面料主要为羊毛精纺、精致的华达呢和人字纹呢料,这些能够打造奢华复古的优雅工业感风格。亮光涂层或高光覆膜技术带来强烈的科技感外观,用于复古格纹图案的表面。另外,还有金银粉涂层或磁控溅射工艺带来太空感的金属光泽。液态水润光泽与仿皮革的柔和微光效果也不可或缺。

  2018春夏时装各大秀场发布显示,面料方面注重日常产品,材质仅保留精髓,摆脱多余的加工和细节,注重形式和功能的简化。透明薄纱、拼接面料、智能科技面料等将是时尚的宠儿,尤其是拼接设计在时尚界一直以来也很流行。

  综上可知,格纹、涂层、仿皮革面料、透明薄纱、拼接面料、智能科技面料等在未来一年多时间里将会是各大品牌企业使用频率较高的面料。下文将分析在检验过程中,针对这几类面料以及其他特殊面料,在标准规范下,如何正确取样以及进行合适的纤维成分标注。

  2.纤维成分分析测试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取样的总体原则是什么?

  纤维成分分析测试的一般分三个步骤:首先对所需测试的面料进行去除非纤维物质的预处理,然后采用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等进行定性鉴别,最后根据定性鉴别的结果选用合适的方法(手工拆分法、化学溶解法、显微镜物理法等)进行定量分析并出具结果。

  纤维成分分析取样的总体原则是要有代表性,定性鉴别取样要求取“全”,不能有遗漏和错误,定量鉴别要求取样取“足”。

  3.对于格纹面料的纤维成分分析需要注意什么?应该如何取样? 

  格纹面料可以是由不同色纱织造而成,也可能是布料染色而成。织物表面具有横条竖格的图案。对于该类样品,进行成分分析时,首先要判断其形成机理或者说是面料结构,然后观察格纹大小、是否有循环等,根据其特点进行相应的取样分析。

  标准GB/T 29862中涉及此类产品的条款有:条款6.9 “含有两种及以上明显可分的纱线种类、图案或结构的产品,可分别标明各类纱线、图案或结构的纤维成分含量;也可作为一个整体,标明每一种纤维含量。对于纱线种类、图案或结构变化较多的产品可仅标注面积较大部分的纤维含量。”条款6.15“结构复杂的产品可仅标注主要部分或贴身部分的纤维含量,对于因不完整或不规则花型等造成的纤维含量变化较多的织物,可仅标注纤维名称。”

  如格纹布料有色纱、花型循环时,则要取完整循环进行分析。对于那些色纱有循环的样品,同时又有花型循环的,需同时取到色纱和花型的大循环进行定量。对于循环比较大(比如布料有循环,但做成成品后不一定有完整的循环的),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容易造成取一个完整循环样品难度较大,此时应根据每种纱的定性结果进行区分,如每种纱定性结果一致,则可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观察该种方式取样结果是否接近,如结果接近则可出具其平均值;如结果相差较大或每种纱的定性结果不一样或布料没有明显循环时则要考虑是否分颜色、组织、部位进行取样标注或仅标注纤维名称。

  4.对于涂层面料的纤维成分分析需要注意什么?应该如何取样? 

  涂层织物一般是指在机织物或针织物的底布上涂以聚氯乙烯(PVC)、氯丁橡胶等而成,具有优越的防水、遮光、保温等功能,而有的面料为了符合潮流设计,也会采用涂料等制成各种图案而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涂层。

  标准GB/T 29862中涉及此类产品的条款有:条款6.14“含有涂层、胶(黏合剂)和薄膜等难以去除的非纤维物质的产品,可仅标明产品中每种纤维的名称。如果需要,说明是否包含涂层或胶等。”附录B.7对于薄膜的规定:可标注为“薄膜除外”;也可对薄膜定性标注,例如“聚乙烯薄膜除外”。

  涂层属于非纤维物质,一般进行纤维含量分析时应首先考虑用合适的方法将其去除,比如物理手撕剥离、化学试剂溶解剥离等方法,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为首选方法。对于去除干净的,标注时可只标注纤维部分的名词和含量,或标注为“涂层除外”、“薄膜除外”等;对于去除后仍有微量剩余的涂层或粘合剂但对纤维含量影响不大时,可采用成分标注“含涂层”或“含粘合剂”;对去除后仍有涂层或粘合剂剩余且对纤维含量影响较大时,根据标准可仅标注纤维名称。

  5.对于仿皮革面料的纤维成分分析需要注意什么?应该如何取样? 

  仿皮革面料是一种模仿整理工艺,是一类外观、手感似皮革并可代替其使用的制品,一般是由涂层和织物基材组成,通常以织物为基底,涂覆由合成树脂添加各种塑料添加剂制成的配混料制成,具有较强的光泽度,适于做茄克衫、大衣、风衣及帽子、手套等。

  标准条款6.10“由两层及以上材料构成的多层产品,可以分别标明各层的纤维含量;也可作为一个整体,标明每种纤维含量。”仿皮革部分严格来说不是纤维材料,因此在进行该类产品的检验及标注时可不标注其成分,仅标注纤维部分即可。对于特殊产品需要标注的,可采用材质的标注方法,参考GB/T 30695-2014《聚氯乙烯、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材质鉴别方法》标注为“聚氯乙烯(PVC)革、聚氨酯(PU)革、聚氨酯(PU)/聚氯乙烯(PVC)复合革、再生革。基材部分的纺织织物可标注为“基布:**”。

  6. 对于薄纱类面料的纤维成分分析需要注意什么?应该如何取样?

  薄纱类面料主要有两类:一类为软纱,柔软半透明质地,光泽度较柔和,在高档礼服上经常使用,具有朦胧美;另一类为质地轻盈却又一定的硬挺度的硬质纱,如近几年非常流行的欧根纱等。为了获取层次丰富的效果,该类产品多采用多层叠加组合的方式呈现,且附有精美印花或精致刺绣或采用烂花等工艺提升面料质感和设计感。

  对于多层织物,如每层成分不同,应分层标识纤维成分;如相同则可统一标注。有刺绣等绣花线的参考采用底布、绣花线的格式标注。烂花类产品,如果有明显的循环则取循环定量;如无循环则底布与烂花分开标注,且底布能准确定量时应定量标注(如底布:聚酯纤维30%、棉70%;烂花:聚酯纤维100%)。

  7. 对于拼接面料的纤维成分分析需要注意什么?应该如何取样?

  拼接面料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面料拼接组合而成并进行艺术再造,充分发挥各种布料的特性的一种面料。可以是毛、绒面料的正反向交错排列后进行拼接,也可以是不同材质、色块、肌理、比例的拼接。由于具有较强的设计组合自由性和功能性,近年来颇受各大品牌青睐。

  标准GB/T 29862中涉及此类产品的条款有:条款6.8“由两种及以上不同织物拼接构成的产品应分别标明每种织物的纤维名称及其含量,单个织物面积或多个织物总面积不超过产品表面积15%的织物可不标。面料(或里料)的拼接织物纤维成分及含量相同时,面料(或里料)可合并标注。”条款6.13“在产品中起装饰作用的部件、非外露部件以及某些小部件,例如:花边、褶边、滚边、贴边、腰带、饰带、衣领、袖口、下摆罗口、松紧口、衬布、衬垫、口袋、内胆布、商标、局部绣花、贴花、连接线和局部填充物等,期纤维成分可以不标。除衬布、衬垫、内胆布等非外露部件外,若单个部件的面积或同种织物多个部件的总面积超过产品表面积的15%时,则应标注该部件的纤维含量。”

  当同一产品上有多个部位及多个层面用的是不同的原料时,需以部位、层面的具体成衣的部位及面料的种类在洗水唛上予以描述,而要避开用如“主料”、“配料” 等笼统的文字去描述。如:宜用“大身针织面料、大身梭织面料、 袖身印花面料”等来描述, 不宜用如:“主料、配料”等来描述。

  8. 对于智能科技面料的纤维成分分析需要注意什么?应该如何取样?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科技面料主要有6类,形态记忆面料(布料加入形态记忆聚合体)、电子设备成衣(微型电子设备与纺织品的结合)、感温性布料(布料加入石蜡等材料可协调人体热量)、触敏布料(遥控器和开关键等用柔软的布料制作)、自清洁布料(加入二氧化钛等的布料)和医学应用布料(利用微囊装载药物于布料中,可逐步释放药物)。除了运动休闲风的兴起引起了更大的功能需求,从高端到高街的设计师都在争相去使用这些高科技的面料。Gore-Tex是第一个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的面料,该面料是美国W.L.Gore& Associates, Inc.独家发明和生产的一种轻、薄、坚固和耐用的薄膜,它具有防水、透气和防风功能,突破一般防水面料不能透气的缺点,被誉为“世纪之布”。

  该类面料的功能性以其对应的功能性指标表示,比如感温性布料可通过热阻、散热速率、保温率等指标,而作为纤维成分标识,主要以其主体纤维标识即可,如触敏手套采用的羊毛、金属纤维等。标准GB/T 29862中涉及此类产品的条款有:附录B中第五点“对于尚未统一名称的其他化学纤维,可标注为“新型**纤维”。必要时,相关方需提供“新型**纤维”的证明或验证方法。

  (来源:《专家解读2018年热点服装面料纤维成分分析取样与标注》.中国纤检)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或摘自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因此,对于有损其所有人利益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广州国际轻纺网将作妥善处理。”

上一篇>巴基斯坦棉纱需求“外冷内热” 下一篇>柬埔寨衣鞋厂工资续涨,生产力却未提升

专题图库

视频系列

2024大学生时装周宣传片

2021大学生时装周宣传片

2021大学生时装周指定面料商专题片

2020广州国际轻纺城杯片头

新手指南  For Buyers 采购商服务  For Suppliers 关于平台  Platform
  >  服务条款   >  找供应商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找产品   >  技术支持
  >  隐私政策   >  资讯中心   >  联系我们
 
轻纺网移动版 关注微信号
广州国际轻纺城官方电商平台 粤ICP备11047296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50468 营业执照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681号